본문내용 바로가기
介绍

介绍

忠烈祠 釜山广域市级物质文化遗产第7号

Busan Metropolitan City 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ies No.7 photo

忠烈祠是为纪念壬辰倭乱时期为国捐躯的先烈而兴建的。

壬辰倭乱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丰臣秀吉为对内巩固政权、对外扩张领土而对朝鲜进行的侵略战争。 由于韩国当时对日本的情况不甚了解,抵挡不住拥有最新武器-鸟铳的敌人。 先烈们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英勇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 1605年(宣祖38年),东莱府使“尹暄”在东莱邑城的南门内修建了供奉忠烈公“宋象贤”灵位的宋公祠。1624年(仁祖2年),应宣慰使“李敏求”建言,赐名为忠烈祠,并增奉了在釜山镇城殉国的忠壮公“郑拔将军”的灵位。1652年(孝宗3年),忠烈祠迁址到现在的安乐洞。为了让子孙万代继承先烈们的护国精神与高尚品学,增建了讲堂和东西斋,并命名为“安乐书院”,使其完整地具备了祠堂与书院的功能。

1709年(肃宗35年),在宋公祠的旧址上修建了别祠,以供奉追随忠烈公、忠壮公一同殉国的梁山郡郡守赵英圭、东莱教授卢盖邦、儒生文德谦、儒生梁潮汉、裨将宋凤寿、军官金希寿、傔人申汝橹、乡吏宋伯、府民金祥等人的灵位。

1736年(英祖12年),供奉在别祠的灵位移至忠烈祠,并于1772年(英祖48年)又增奉了多大佥使尹兴信公的灵位。同年在忠烈祠的东门外修建了祠堂,以纪念壬辰倭乱时期追随宋象贤公和郑拨将军殉国的金蟾和爱香。

此后,忠烈祠经过多次修缮,现占地面积达95,804㎡。除主殿外还拥有十五栋建筑物,里面供奉着在釜山地区殉国的93位烈士灵位。每年的5月25日,市民来此烧香拜祭,以慰藉亡灵。